华达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智能对传统制造业有特殊意义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日期:2017-07-08 10:02:13

9月10日(北京时间)在广东中德工业服务区举办的“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权威解读。他特别强调了智能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特殊意义,以及“互联网+制造业”对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

 

    李培根院士提出,我国制造业目前仍是“大而不强”,且面临着四个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三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目前,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但是,中国同时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优势——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中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

 

    中国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要求“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就是工业2.0、3.0、4.0同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10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第一阶段,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阶段,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2045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体现为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四大转变分别对应四个指导方针,分别为:创新驱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质量为先,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绿色发展,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结构优化,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线则是将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主线。